杰桑·索南達杰像,。
杰桑·索南達杰榮獲“改革先鋒”“最美奮斗者”“環(huán)保衛(wèi)士”等稱號。新華社發(fā)
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城,一處普通的藏式民居,,門上掛著“光榮之家”的牌子。這里是杰桑·索南達杰的故居,。
1954年,,索南達杰生于治多縣索加鄉(xiāng),1974年從青海民族學(xué)院畢業(yè)后,,他放棄留在城里工作的機會,,毅然回到治多草原,參與家鄉(xiāng)建設(shè),,曾擔任教師,,也做過鄉(xiāng)黨委書記,是黨培養(yǎng)起來的優(yōu)秀年輕干部,。
治多縣西部,,是一片無人區(qū),也是珍稀野生動物的天堂,,有著一個美麗的名字——可可西里,。藏羚羊,是這片原野上的精靈,。上世紀80年代末,,用藏羚羊的絨毛制成的“沙圖什”披肩,在中亞,、歐美市場能賣到5萬美元,,不法分子紛紛涌入可可西里,藏羚羊盜獵行為一度增多,。
1992年,,已升任治多縣委副書記、38歲的索南達杰挺身而出,,推動成立了治多縣西部工作委員會,,并親自擔任治多縣西部工委書記。從成立第一天起,,這個特殊機構(gòu)的使命,,就是保護可可西里,就是反盜獵,。
治多縣西部工委成立后,,索南達杰曾帶隊先后12次深入無人區(qū),進行野外生態(tài)調(diào)查及以保護藏羚羊為主的環(huán)境生態(tài)保育工作,,共計抓獲非法持槍盜獵集團8伙,,有效打擊了盜獵者囂張的氣焰,。
1994年1月18日,索南達杰和4名隊員在可可西里抓獲了20名盜獵分子,,繳獲了7輛汽車和1800多張藏羚羊皮;在押送犯罪分子行至太陽湖附近時,,他們遭犯罪分子襲擊。索南達杰在無人區(qū)與18名持槍偷獵者對峙,,流盡了最后一滴血,。人們發(fā)現(xiàn)他的時候,他匍匐于地,,右手持槍,,左手拉槍栓,怒目圓睜,,早已被風雪塑成一尊冰雕……
索南達杰的犧牲,,喚醒了全社會對于可可西里保護的關(guān)注與重視。
昆侖山口,,索南達杰烈士紀念碑前,,不少途經(jīng)青藏公路的行人停車駐足于此,藏族群眾放上哈達,、青稞酒、松柏枝,、糌粑,,表達對索南達杰的敬仰之情。
索南達杰的外甥秋培扎西,,主動申請調(diào)到環(huán)境最艱苦的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分局,,巡護無人區(qū)、保護藏羚羊,。
從治多縣西部工委,,到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,再到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(chǎn),,這些年來,,一代代保護者們前赴后繼守護在先輩浴血奮戰(zhàn)過的土地。
2018年,,索南達杰榮獲“改革先鋒”稱號,;2019年,榮獲“最美奮斗者”稱號,。
人民日報記者姜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