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月2日,,“排雷英雄戰(zhàn)士”杜富國(左)和戰(zhàn)友在陸軍軍醫(yī)大學操場上跑步,。
杜富國被中央軍委授予“排雷英雄戰(zhàn)士”榮譽稱號,榮立一等功1次,榮獲“最美奮斗者”“時代楷模”“全國自強模范”稱號,。
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
每天早上天剛亮就起床,,穿好衣服后又摸索著把床鋪打理得整整齊齊,上午做康復訓練,,下午參加網課學習,,晚上再活動會兒就準時睡覺……兩年半前負傷后,杜富國一直在接受康復治療,,但他依然遵守部隊作息,,堅持用軍人標準要求自己。
杜富國,,1991年出生,,貴州遵義市湄潭縣人,2010年12月入伍,,2016年11月入黨,,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(zhàn)士。8年多的軍旅生涯中,,他有過3次重要選擇:第一次是參軍來到云南某邊防團,,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名優(yōu)秀的邊防戰(zhàn)士,卻選擇參加掃雷,;第二次是來到掃雷隊后,,隊長發(fā)現他的炊事技術不錯,有意安排他當炊事員,,但他選擇到一線掃雷,;第三次是排雷遇險時,他選擇讓戰(zhàn)友退后,,獨自上前排雷,。“當兵就要上戰(zhàn)場,國家有需要,,我們應該站出來,、頂上去。”2015年,,當駐守邊防的杜富國得知上級組建掃雷大隊的消息后,第一時間主動請纓,,義無反顧奔赴排雷戰(zhàn)場,。
在執(zhí)行排雷任務的3年里,杜富國常常第一個進雷場,、第一個設置炸藥,、第一個引爆,千余次進出雷場,累計作業(yè)300余天,,搬運掃雷爆破筒15噸多,,排除各類爆炸物2400余枚,處置險情20多起,。
“你退后,,讓我來。”2018年10月11日,,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(fā)現一枚加重手榴彈,,他立即讓同組戰(zhàn)友艾巖退后,獨自上前查明情況,。突然,,一聲巨響,手榴彈爆炸了,,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身,,擋住了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。艾巖得救了,,自己卻失去了雙手,、雙眼。他說:“我只是做了軍人應該做的事,,假如再給我機會,,哪怕一千次、一萬次,,我也會堅守初心,,做出同樣的選擇!”
負傷后,,杜富國依然保持戰(zhàn)斗的狀態(tài),,從走路跑步、穿衣吃飯等最基本生活技能開始,,每天積極投入康復訓練,。同時,他始終保持樂觀進取的態(tài)度,,練體能,、練寫字、學知識,,漸漸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標,。
杜富國被中央軍委授予“排雷英雄戰(zhàn)士”榮譽稱號,榮立一等功1次,,榮獲“時代楷模”“全國自強模范”稱號,。2019年,,當選“最美奮斗者”。
人民日報記者程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