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姥爺,,這粥燙,你慢點喝,。”“姥爺,,來喝點水潤潤嗓子。”“姥爺,,我扶您下地走走,。”……在西關(guān)北街一個陳舊的小屋內(nèi),25歲的年輕姑娘黃鳳潔照顧老人時的一句句溫馨的話語,,溫暖著冬季寒冷的夜色……
人和人相識是緣份
黃鳳潔口中的“姥爺”并非是她真正的親人,,但她怎么會義務擔負起了照料耄耋老人的日常生活呢?這得從黃鳳潔與這家人相識說起,。
“人和人相識是緣,,人與人相處是心。”這話一點不假,。2007年,,畢業(yè)于邯鄲學院特教專業(yè)的黃鳳潔放棄保定待遇優(yōu)厚的工作,在明月街開辦起了思語聾兒語言康復中心,。在日常教學中,,一個偶然的機會,她認識了來自東北哈爾濱的杜保慶(化名)一家人,。通過接觸,,黃鳳潔了解到杜保慶手有殘疾,在異地打拼十分不易,,一家人卻滿懷自力更生,、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的樂觀精神,這讓她非常感動,。由于黃鳳潔與杜保慶的兒子只差一歲,,黃鳳潔自然而然的稱呼杜保慶的岳父為“姥爺”,。而心地善良的杜保慶也深知自己在定州遇到了好心人,便時常幫助黃鳳潔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,每次來學校還帶些零食給聾兒,。久而久之,黃鳳潔與杜保慶一家人成為了知己和朋友,。
病魔來襲奉獻愛心
天有不測風云,,人有旦夕禍福。2009年7月,,杜保慶開始感覺自己出虛汗,、發(fā)燒、四肢無力,,到河北省第二醫(yī)院檢查后,,專家確診為急性白血病。“天啊,,這么好的人怎么得了這種?。?rdquo;杜保慶得病的消息傳來,,黃鳳潔十分震驚,,她立即拿出2000元錢來到杜保慶家里。這時,,躺在床上的杜保慶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高熱,、全身疼痛、出血等癥狀,,看著飽受磨難的一家人,,黃鳳潔一邊安慰和鼓勵他樹立戰(zhàn)勝病魔恢復健康的信心,一邊積極發(fā)動周邊親友籌集資金,。
11月中旬,,杜保慶的妻子告訴黃鳳潔,丈夫在哈爾濱的家人希望杜保慶回去治療,,自己要時刻守在丈夫身邊,,無暇顧及84歲的父親,希望她能幫忙照顧一下,。“沒事兒,,你們安心治病吧,我會照看姥爺?shù)摹?rdquo;黃鳳潔回答的異常干脆,。
照顧老人義不容辭
任何事情都是一樣,說著容易做起來難,。杜保慶夫妻走后,,黃鳳潔早,、中、晚要給老人做飯,、洗衣物,,上、下午要給學生上課,,生活異常忙碌起來,。剛開始時,黃鳳潔不會弄火,,蜂窩煤爐子經(jīng)常熄火做不熟飯,,她就用木屑、舊紙引火,,嗆得咳嗽不止,,臉上熏得漆黑;不知道老人喜歡吃什么飯,,就嘗試變著花樣做,,討老人開心;怕老人晚上中煤氣,,就索性留下來照顧他,。經(jīng)過黃鳳潔連續(xù)幾天的努力,老人逐漸走出了傷心的陰影,,心情開朗了起來,。
“我們?nèi)ダ先俗〉牡胤娇纯础?rdquo;12月10日晚5點半鐘左右,等黃鳳潔忙完了教學任務,,記者隨她來到老人的居住地,。老人租住的兩間土坯房十分簡陋,墻上,、屋頂上貼滿了花花綠綠的廣告紙,,屋內(nèi)蜂窩煤爐子散發(fā)著刺鼻的味道。見到老人時,,他正坐在床邊看電視,,我們與老人攀談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老人操著濃重的東北話,,并沒有過多的言語,。一來到屋里,黃鳳潔就下廚房忙活了起來,,不一會兒就把熱氣騰騰的蛋炒飯端到了老人面前,,并隨手倒了杯開水。黃鳳潔對我們開玩笑說,,“現(xiàn)在自己不僅學會了做飯,,還學會了生爐子,,如果以后哪天失了業(yè),當名鍋爐工都能及格了,!”
“慢走,,我送送你們。”因為天色已晚,,黃鳳潔要留下來照顧老人,,記者從老人家中退了出來。迎著古城刺骨的寒風,,記者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暖流……
記者 周勇 孫新亮 劉杰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