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城區(qū)紙房頭村,,說起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的王俊嶺,,村民們無不交口稱贊,,連豎大拇指。多年來,,在他的帶領下,該村由一個原本破敗不堪的村莊,,變成了街道暢通,、村容整潔,、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、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(nóng)村,。因工作突出,,王俊嶺連續(xù)多年被評為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、先進個人,,連續(xù)兩屆當選定州市人大代表,,紙房頭黨支部也多次被評為優(yōu)秀黨支部。面對成績和榮譽,,王俊嶺不居功,,不自傲。他說:“我不圖名,,不圖利,,只想為群眾多辦點兒實事兒!”他是這么說的,,也是這么做的,。上任至今,他為村里辦的好事,、實事不勝枚舉,,樁樁件件都辦到了村民們的心坎兒上。
攻堅克難,,打通道路順民心
1997年,,王俊嶺當選為紙房頭村委會主任。當時,,村里莊基亂放,,村容破敗,經(jīng)濟發(fā)展滯后,。幾條大街雖早有規(guī)劃,,但由于釘子戶的阻撓,擋在大街上的房屋和樹木一直未能清除,,道路始終沒有打通,,村民出行甚為不便。面對這種狀況,,王俊嶺決定從打通村里的道路入手,,改變村子的面貌。
為使工作順利進行,,王俊嶺帶領村委會一班人協(xié)同黨支部相繼召開了兩委會,、黨員代表大會,根據(jù)村里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開通道路的18條具體方案,并在全體村民大會上公布,。雖然方案詳盡,、公平、合理,,但在執(zhí)行過程中,,個別村民還是以種種理由拒絕拆房、刨樹,,給道路開通工作設置種種障礙,。對此,王俊嶺沒有簡單粗暴地處理,,而是率先鏟除了自家房后的樹木,,繼而又推倒了自己親弟弟的房屋,給村民們做出了表率,。此舉深深感動了那些為道路開通設置障礙的村民,,也讓他們看到了村委會打通道路的決心。在隨后的日子里,,村民們積極配合,,僅用三天時間便清除了道路規(guī)劃區(qū)內(nèi)的所有房屋、樹木,,為道路的進一步施工創(chuàng)造了良好條件,。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在王俊嶺手里得到了解決,這讓村民們看到了他的不平凡,,紛紛夸贊他有能力,、有魄力。
“雖然清除道路規(guī)劃區(qū)內(nèi)的房屋,、樹木僅用了三天,,但王主任籌劃通街方案卻用了二十多天時間,。那些日子里,,他走村入戶,詳細調(diào)查了解實際情況,,生怕方案有什么不妥,,損害了村民的利益,往往一天下來,,連口水都顧不上喝,。看著他辛勞的樣子,,村干部們都勸他注意休息,,別累壞了身體,可他總說不累。王主任在外地承包著建筑工程,,他放著安逸舒適的生活不享,,卻情愿到村里來受苦受累,這完全是為了村里的發(fā)展,、村民們的幸福?。 币晃淮甯刹扛袆拥卣f,。
路是開通了,,可一到雨天,大街上依然泥濘難行,,群眾戲稱為“水泥路”,。王俊嶺聽在耳中,急在心里,,可硬化路面的資金從哪里來呢,?經(jīng)過深思熟慮,王俊嶺在自己帶頭捐款的基礎上,,決定組織村里在外承包工程,、有經(jīng)濟實力的和廣大村民共同捐款,為硬化路面籌集資金,,此舉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,。2005年秋,村內(nèi)四條13米寬的大街全部硬化完工,,村民們期盼已久的水泥路終于變成了現(xiàn)實,。2008、2009年,,王俊嶺又多方籌措資金,,對道路進行了高標準綠化、亮化,。如今的紙房頭村,,道路寬闊、平坦,、潔凈,,綠樹紅花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,簡直就是一個小城市,。
多措并舉,為民開辟致富路
在改善村內(nèi)環(huán)境的同時,,王俊嶺時刻把提高村民收入放在心上,,想方設法為村民開辟致富路,。除吸收村里的青壯年勞力到自己的建筑工地打工外,對有出國務工愿望的村民,,王俊嶺還不辭辛勞,,多次開著自己的私家車找市里相關部門聯(lián)系,幫他們邁出國門掙洋錢,。村民張建動原來生活很貧困,,在他的幫助下,得以出國務工,,每年都能掙回十幾萬元,。富裕起來的張建動蓋起了漂亮的門臉房,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,。如今,,在紙房頭村,像張建動一樣出國務工的村民已達30多人,,每年都能掙回幾百萬元,。“我能過上現(xiàn)在的富裕生活,,完全靠王書記幫忙,,要不是他為我聯(lián)系出國渠道,我現(xiàn)在很可能還生活在貧困中呢,,真是太感謝他了,!”說起出國務工,張建動感激不已,。
除幫村民外出務工外,,
村里的大街硬化后,,吸引了眾多商販來村里經(jīng)商。王俊嶺看在眼里,,喜在心中,,決定在村里建立集市,為村民們提供一個發(fā)展經(jīng)濟的平臺。為吸引商販,,村里連唱七天大戲,,并鄭重承諾,凡到紙房頭趕集的商販,,村里將堅決維護他們的利益,,并長久不收任何費用。多項優(yōu)惠措施,,使得集市很快興旺起來,。集市的建立,在方便村民生產(chǎn)生活的同時,,也增加了村民尤其是留守老弱村民的收入,,深受村民歡迎。
急民所急,,惠民路上不停步
2002年,,紙房頭小學被上級部門定為危房學校,師生們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極大威脅,。鑒于舊校地勢低洼,,經(jīng)常積水,王俊嶺與村干部們研究后決定,,將學校整體搬遷至村東地勢較高的地方,,新建一所高標準小學!而村里沒有集體收入,,建校的資金一時成了難題,。“困難再大也要建校,,絕不能讓師生們住在危房里擔驚受怕,!”抱著這樣的決心,王俊嶺克服重重困難,,多方爭取籌集建校資金,。在他的努力下,2003年春,,一座占地14畝,、建有12個標準教室及傳達室、伙房,、鍋爐房等配套設施的新學校落成竣工,,師生們第一次搬進了樓房教室?!霸瓉淼膶W校,,教室破敗不堪,,不少教室的屋頂還露著天,一到雨天,,四處漏雨,,簡直沒法上課,現(xiàn)在可好了,,教室寬敞明亮,,學校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再不用擔心教室漏雨了,,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里教學,,心里別提多舒暢了,王書記可真是給村民們辦了件大好事,!”教師張俊喬高興地說,。
2008年,紙房頭村南的孟良河上,,一座大橋因年久失修塌毀,,給村民的生產(chǎn)生活帶來很大不便。王俊嶺看在眼里,,急在心上,,多方籌措資金40多萬元,歷經(jīng)一個夏天建成了一座堅固的水泥大橋,。大橋通車之日,,市領導親臨現(xiàn)場剪彩祝賀。
建校修橋之外,,村里還為600多戶居民安裝了自來水,,保障了村民的飲用水安全;新裝變壓器四臺,,徹底解決了村民們用電難的問題,,促進了村里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;修筑村西自寺張蒙到八角郎之間的鄉(xiāng)道1500余米,,解決了村民們的出行難題……“我們村里現(xiàn)在不僅路通了,,硬化了,綠化了,,而且安上了路燈,、自來水,還有健身器材,,雖然居住在農(nóng)村,,可我們過的卻是城里人的生活,生活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里,,真是太幸福了,!”村民朱明立自豪地說,。
火車跑得快,,全靠車頭帶,。紙房頭的巨大變化,飽含著王俊嶺的艱辛和汗水,。十幾年間,,王俊嶺為村里的建設先后捐款、墊資百余萬,。如今,,紙房頭這列充滿生機和活力的“火車”,正在“火車頭” 王俊嶺的帶領下,,在社會主義新農(nóng)村建設的大道上飛速前進,。
記者 趙青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