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志”在奉獻 “愿”付行動
定州志愿服務綻放文明之花
圖為志愿者張娜正在為購物的群眾提供愛心服務,。記者張曼攝
“大爺,,現(xiàn)在是綠燈,您可以通行了,。”9月1日早上8時,,在商業(yè)北街與興華西路交叉口紅綠燈處,身穿紅馬甲,、手持小紅旗的志愿者趙晴向行人說道,。
在定州,像趙晴這樣的志愿者身影隨處可見,。他們活躍在大街小巷,,服務于各個領域。
在路口,,他們舉著小紅旗,,勸導不文明行為,配合交警維護交通秩序,;在社區(qū),,他們清廣告,、撿煙頭、打掃衛(wèi)生,;在廣場,,他們不畏嚴寒酷暑,發(fā)放宣傳資料,,宣講文明知識;在醫(yī)院,,他們熱情為患者提供引導、排憂解難,;在農(nóng)村,,他們助困解難、關愛留守兒童,、慰問孤寡老人,,用“接地氣”的服務換來群眾的點贊,積聚定州這座城市文明的內(nèi)涵……
一座城市的魅力,,不僅在于外表,,更在于內(nèi)涵。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,,當志愿服務成為一座城市的自覺行動,,真善美的生活理念就會在這座城市深深扎根。
近年來,,我市大力普及志愿理念,、弘揚志愿精神,為人們關愛他人,、奉獻社會搭建平臺,,吸引和感召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務隊伍,讓文明志愿之花在定州處處綻放,。
志愿者因“志”而行,因“愿”而動,。我市通過多渠道,、廣角度、大規(guī)模發(fā)展志愿者隊伍,,以點帶面,,示范引領,把奉獻,、友愛,、互助、進步的志愿精神傳播開來,。
風吹花開蝶自來,。長期以來,,我市志愿服務從“一抹紅”到“一片紅”,經(jīng)歷了從自發(fā)到自覺,、從零星分散到成規(guī)模有組織的喜人變化,。
目前,我市成立以市委書記為總隊長的志愿服務總隊,,下設理論宣教,、衛(wèi)生健康、科普教育等8支特色志愿服務隊,,注冊黨員志愿者共計14000余人,。各單位組建退役軍人應急救援、巾幗志愿服務,、小星火青年志愿者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70余支,。特別是培育了藍天救援隊、愛心飛揚應急救援隊,、應急救援隊及企業(yè)應急救援隊,。積極吸納600支社會志愿服務組織和隊伍,成立定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聯(lián)合會,,注冊志愿者18萬余名,。各文明實踐所(站)動員12萬余名群眾開展志愿服務活動。
“您好,,有什么需要幫忙的,?”“天氣這么熱,過來喝點水吧,。”近日,,在西城便民市場學雷鋒志愿服務站“迷你吧臺”前,志愿者張娜正在為前來購物的群眾提供愛心服務,。
張娜今年45歲,,人群中總能一眼看到身穿紅馬甲的她,在志愿活動中忙碌著,。張娜在各項志愿服務工作中積極作為,,主動深入一線開展工作,用實際行動展示有理想,、能擔當,、能吃苦、肯奮斗的新時代風采,,為廣大青年團員樹立榜樣,,為時代發(fā)展貢獻青春力量。
“學雷鋒志愿服務站‘迷你吧臺’不僅能提供免費飲用水,,還能提供‘借誠信傘’,、免費充電等志愿服務,。”西關南街社區(qū)居民李輝說,“我就住這兒附近,,自從市場增加了這個‘迷你吧臺’,,給我們提供了不少便利。”
在定州,,還有很多青年志愿者與張娜一樣,,在志愿者活動中用行動體現(xiàn)價值,用微笑傳遞溫暖,,用愛心傳遞文明,。他們用一言一行感染著人們,用愛心和奉獻服務社會,、弘揚文明新風尚,。
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宣傳員和推動者,但志愿服務活動不是一次的熱心,、一時的熱鬧,,沒有社會化的組織,沒有專業(yè)化的服務,,沒有精細化的管理,,沒有常態(tài)化的資源,志愿服務工作就不能持之以恒,。
“面對越來越龐大的志愿服務隊伍,,我們不斷完善管理和激勵機制,更好地發(fā)揮品牌作用,。”市委文明辦負責人說,。
為進一步規(guī)范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建設,解決群眾需求,,不斷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,,助推創(chuàng)建文明城市取得新進展,市委宣傳部在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,、村街(社區(qū))文明實踐所(站)及寶塔便民市場,、西城便民市場、南城綜合市場,、風景城便民市場、北環(huán)便民市場5個市場,,以及56個城市社區(qū),、25個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的部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增設志愿服務“迷你吧臺”,進一步滿足群眾日常需求,,把“學雷鋒志愿服務站”真正打造成服務群眾的新窗口,,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,。今年以來,像這樣免費為群眾提供飲水,、手機充電等志愿服務的“迷你吧臺”,,定州共建成了125個。
如今,,“有時間做志愿者,、有困難找志愿者”,已經(jīng)成為定州人的一種生活習慣,。哪里有需要,,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,他們傳遞著愛與暖,,散發(fā)著光與熱,,不僅讓城市變得更有溫度,更成為新時代定州人追求人生價值的有效途徑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