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辛莊鎮(zhèn)中古村是一個有著1300多人口的鄉(xiāng)村,,郭軍良就是這個村的民調主任,。1992年11月,自擔任村里的民調主任后,,他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,,化解鄰里糾紛,,把村里的人民調解工作做得有聲有色,給鄉(xiāng)親們帶來了安寧與祥和,。
一天,,村民田某某與兩姐妹找到村調委會,訴說其大哥不讓過世的父親安葬到祖墳,,希望村里能夠調解,。
這位去世的老人是一名退休干部,他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,,其大兒子住在農村,,二兒子住在城里。老人每個月有8000元的工資,,兩個兒子因為贍養(yǎng)問題發(fā)生糾紛,。因為這事,村調委會調解過多次,,但都沒成功,。后來老人病故,要回祖墳安葬,,其大兒子便以此為由不同意,。
為了讓逝者盡快入土為安,郭軍良與調解員一起,,分別做兄妹四人的思想工作,,曉之以理、動之以情,,還對老人的退休金進行了合理的分配,,最后,兄弟四人都很滿意,。就這樣,,由于民調的“介入”,一場糾紛就此圓滿地解決了,。
郭軍良常說,,調解糾紛必須依法,做事公平,,更重要的還要不辭辛苦,,只要有耐心,就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,,解決不了的糾紛,。
今年7月6日上午,29歲的村民田某給人伐樹時,不幸被樹砸中,,腦部嚴重受損,,經醫(yī)院搶救無效死亡。田某的賠償問題一時得不到解決,,其父母便找到了調委會,。
郭軍良經了解情況后獲悉,樹是本村的樹,,買樹的老板是衡水市的,,經紀人也不是本村人。事故發(fā)生后,,相關人員都不見了人影,。經過多方打聽,郭軍良終于找到了經紀人,,經過幾番思想工作,,這位經紀人說出了買樹老板的地址,并同意和郭軍良等一同趕赴衡水,。
趕到衡水市后,,郭軍良他們人生地不熟,面臨著對方人多勢眾的壓力,,他并沒有退縮,,而是迎難而上,和對方講法律,,說道理,。在郭軍良的努力下,買樹老板終于同意給付12萬元的補償,,此事得到了解決,。
“基層問題錯綜復雜,群眾矛盾千變萬化,,調解只是解決了面上的問題,。”談起民調工作,郭軍良滔滔不絕,,“要想長治久安,,就要調防結合,標本兼治,。要把工作重點放在‘防’字上,,抓早、抓小,、抓源頭,,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(tài),,建好‘第一道防線’。”為此,,郭軍良在努力學習調解知識,、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,,還建立了一支經驗豐富,、辦事公正的排查隊伍,經常深入了解村民生產生活情況,,第一時間發(fā)現各類矛盾糾紛,,并迅速采取措施,將“大事化小,,小事化了”,。
從事民調工作二十多年來,郭軍良憑著一顆執(zhí)著的心,,懷著對鄉(xiāng)親滿腔的愛,,用他耐心體貼的工作作風,化解了一件件糾紛,;用他細致入微的教育方式,,平息了一起起矛盾,,贏得了鄉(xiāng)親們的敬重。今年上半年,,郭軍良和其他調解員一道,成功調解大小矛盾十余件,,為村里的穩(wěn)定和諧作出積極貢獻。
記者劉杰通訊員劉平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