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漢我今年七十八,,耳不聾來眼不花”“十九大精神似燈塔,,天涯海角處處明”“十九大精神似航標,引領百舸破浪行”……隨著鏗鏘的鑼鼓聲,,屏幕上一個栩栩如生的老頭形象出現(xiàn)在眾人面前,。這是明月店鎮(zhèn)解咬村皮影戲劇團正在排練的新戲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》片段。
解咬村皮影戲興起于清朝嘉慶年間,,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,。今年3月,解咬村皮影戲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,。“早些年,,我們村大人小孩兒都會唱皮影戲,但隨著時代發(fā)展,,現(xiàn)在學戲的人越來越少,,皮影戲面臨著失傳的窘境。”解咬村黨支部書記魯耀武說,,為挽救皮影戲,,2015年10月,村里成立了皮影戲劇團,,請回魯蘭興,、宋漢寬等老藝人,重新整理遺留下來的唱腔,、唱詞,,并到陜西華縣購置了樂器,。劇團沒有場地,,村里把支部辦公室騰出一間給劇團排練使用。
“十九大召開后,,我把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認認真真地學習了一遍,。報告中提出,,堅定文化自信,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,,讓我信心滿滿,、備受鼓舞,充滿了力量和干勁兒,。”劇目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》的作者,、解咬村皮影戲劇團副團長魯滿囤說。
為培養(yǎng)年輕力量,,把皮影藝術發(fā)揚光大,,解咬村皮影戲劇團團長蘇翠喬帶領劇團積極參與戲曲進校園活動,并在吳咬村小學設置了皮影戲傳承班,。從2016年冬天開始,,蘇翠喬教授12名小學生學習皮影戲,在今年學校藝術節(jié)上,,小學員們自己編排的皮影戲得到觀眾一致好評,。“看著孩子們學的認真,我教著也起勁兒,,我們要繼續(xù)挖掘古老的皮影戲,,把握時代精神,創(chuàng)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劇目,,擴大解咬村皮影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,,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得到更好傳承和發(fā)展。”蘇翠喬說,。
魯耀武表示,,將建設皮影戲創(chuàng)作基地,積極支持引導皮影戲做大做強,,以皮影戲帶動相關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,,讓村民分享文化紅利,得到更多實惠,。
記者康榮昊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