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娜娟
近日,筆者去幼兒園接孩子,,看到這樣一幕:一個四,、五歲的小女孩兒使勁哭鬧,還不時用手扯自己的頭發(fā)……據(jù)孩子的老師介紹,,孩子的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,,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,是典型的留守兒童,,孩子脾氣非常倔強,,哭鬧起來很不好哄,除非滿足她的要求?,F(xiàn)在為了孩子,,她媽媽回來了,,但顯得很生疏,,孩子不愛理媽媽,,連晚上睡覺都不跟媽媽一起睡。
留守兒童由于長時間缺乏父母的愛,,性格有著共同的特點:孤獨,、自卑、焦慮,、憂郁,,有的甚至還有暴力傾向。這種個性,,對孩子的健康發(fā)展是不利的,,對今后的前途也是不利的,對社會的和諧發(fā)展也是不利的,。而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最好,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,父母留在孩子身邊,,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,。
莫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,讓他們健康,、快樂成長,,為開創(chuàng)美好未來作鋪墊。鄰居家一個小孩兒賀賀(化名),,從小由奶奶照看,,賀賀愛哭愛鬧,不愛和小朋友一起玩,。后來賀賀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,,他的父母把他接走了,和父母一起生活,。前不久,,我見到了賀賀,發(fā)現(xiàn)這孩子和以前不一樣了:聽話懂事,,快樂活潑,。
莫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,當家長面臨物質(zhì)誘惑和教育孩子時,,要把教育孩子放在優(yōu)先位置,,同時與社會、學校緊密聯(lián)系,,讓孩子感受愛的陽光,,讓孩子充分認識知識的重要,讓孩子盡最大努力學習,為美好的未來奮斗,。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