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8日,2020年河北網(wǎng)絡(luò)媒體新春走基層走訪團走進吳橋雜技大世界,。記者杜正楊攝
父子婆媳江湖世家 鍋碗盆壺信手拈來
雜技小院彭彥華正在表演《空中飛碟》,。記者杜正楊攝
“這家雜技小院生活著真真正正的一家人,一磚一瓦,,一草一木,,鍋碗瓢盆,桌椅板凳,,都可信手拈來皆為道具……用一副對聯(lián)來形容就是:‘父子婆媳江湖世家俱是英雄,,鍋碗盆壺信手取來皆為道具’。”吳橋大世界導(dǎo)游部副經(jīng)理張玲向前來感受年味的游客們講道,。
雜技小院演員正在表演,。記者杜正楊攝
據(jù)了解,這個小院展示的是吳橋雜技的傳承,,不僅是雜技學(xué)校,,師傳徒、父傳子,,最重要的是她們一家人所用的道具就是日常生活用品,,像鍋碗瓢盆,桌椅板凳,,都能夠信手拈來,。
“空中飛碟的難度在于手上的巧勁兒,特別不好控制,,這個巧勁兒的分寸和力量就是難點,。”非遺“空中飛碟”的傳承人彭彥華說,空中飛碟作為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,,要讓它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得以世代傳承,,“我們小院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,雜技藝術(shù)也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(chǔ),,保護非遺就是我的任務(wù),。”
雜技小院演員正在表演。記者杜正楊攝
“太精彩了,!手都拍麻了,!”來自唐山的尹女士說,我們一家四口專門來到吳橋大世界看絕活,這么冷的天兒,,剛剛在拋繡球招婿觀看吹葫蘆絲表演,,“葫蘆絲凍住了,吹不響,,靠我們大家的掌聲溫暖葫蘆絲,!”
演出現(xiàn)場,雜技人穿著單薄的演出服裝,,在刺骨的嚴(yán)寒面前,,仍把最熱情、最專業(yè)的一面展示給游客,,其吃苦耐勞,、鍥而不舍的精神值得稱贊!
“三仙歸洞”難破奧秘 雜技魔術(shù)香飄萬里
吳橋雜技大世界天下第一快手王保合正在表演《三仙歸洞》,。記者杜正楊攝
“我說年輕人,,你們看完我的表演,我保證你們不貪賭,、不受騙,!”鬼手劇場內(nèi),天下第一快手王保合正給大家表演“三仙歸洞”,。仨球倆碗跟鬼賽的氣勢,、出神入化的表演,引得現(xiàn)場觀眾掌聲不斷,。“三仙歸洞” 的秘密全在他的手上,,一個字, 那就是“快”,。“中央電視臺三臺攝像機同時對準(zhǔn)我拍攝,,然后慢速回放,也不能破解其中奧妙,。”王保合對自己的“手快”信心滿滿,。
王保合讓現(xiàn)場觀眾檢查道具。記者杜正楊攝
“來滄州看‘鬼手’表演兩三次了,,去年沒猜對,,今年也沒猜對!王老師的表演令人折服,,來吳橋雜技大世界不看‘鬼手’表演,將是一大憾事,!”來自新疆的游客在看完表演后,,仍激動不已。
王保合正在表演《三仙歸洞》。記者杜正楊攝
“三仙歸洞”使雜技魔術(shù)走近了觀眾,,王保合帶著他心愛的“三仙歸洞”走過了很多地方,,也獲得了諸多榮譽。“我說句實在話,,咱們雜技魔術(shù)的表現(xiàn)全是手上的功夫,,不是像大變活人靠道具來呈現(xiàn)那種震撼。”談起傳承人的選擇,,王保合說,,“我對傳承人要求很嚴(yán)格,必須先給我寫上字據(jù),,保證學(xué)會了手法,,第一不能當(dāng)小偷,第二不能賭博,。”
兼具力量與柔美 “情緣綢吊”獲好評
吳橋雜技大世界馬戲大篷專場表演,。記者杜正楊攝
美輪美奐的舞臺上,雜技演員緊緊拉著綢吊,,在半空中,,化身為飄渺、動人的舞蝶,,配合著夢幻的背景以及唯美的樂曲,,他們用身體擺出各種不可思議的造型……1月17日晚,兼具力量與柔美的“情緣綢吊”在馬戲大篷專場上演,,給人以精美絕倫的感官享受,,帶來嘆為觀止的藝術(shù)盛宴。
吳橋雜技大世界馬戲大篷專場表演,。記者杜正楊攝
一分耕耘一份收獲,,青年雜技演員周愛在談到自己出演《江湖》“情緣綢吊”片段時表示,“在令人恐高的高度上克服晃動的基礎(chǔ)上還要加上動作,,這就很難,!一般人在這個高度上都會晃得站不起來,而我反而要在這個高度上克服晃動做各種造型,。”雖然難度大,,但從小扎實、刻苦,、嚴(yán)格的基本功訓(xùn)練,,讓周愛有了今天表演中的收放自如,精彩綻放,。
吳橋雜技大世界馬戲大篷專場表演,。記者杜正楊攝
“全新的服裝道具,,一流的燈光音效,時尚的舞美設(shè)計,,真是絢麗多彩,!”精彩的演出博得臺下觀眾的陣陣喝彩。
吳橋雜技大世界馬戲大篷專場表演,。記者杜正楊攝
“沒有吳橋人不成雜技班,,哪里有雜技哪里就有吳橋人。”張玲說,。吳橋雜技人用他們的足跡將吳橋獨特的雜技藝術(shù)傳播到世界五大洲的各個角落,,是他們讓吳橋走向世界,讓世界認(rèn)識吳橋,。雜技藝術(shù)作為全世界人民喜愛的表演藝術(shù),,架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