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通訊員張玉鳳見習生康榮昊
“過去,,我們村道路坑洼不平,,一下雨就泥濘難行,出趟門回來就是兩腳泥?,F在好了,,不僅村內的道路都硬化了,還修了這條環(huán)村路,,大伙兒出行真方便,,想去鄰村兒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跑冤枉路了。”走在新建成的環(huán)村路上,楊家莊鄉(xiāng)小陳村村民靳新改笑呵呵地說,,“這多虧了村里有個勇于踐行群眾路線的好班子,!”
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,小陳村創(chuàng)新學習方式,,不斷推出接地氣的惠民舉措,,全面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。通過大力引進苗木大戶,、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,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、改善村內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等,,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,,進一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環(huán)境。近日,,村里長1000多米的“村村通”環(huán)村路建成通車,,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。
“這條環(huán)村路東至大陳村,,南至大羊平,,西至楊家莊村,北至定安公路,,全長1000多米,,總投資30多萬元,工程建設比預期提早完工10多天,。”村黨支部書記蔡新建告訴我們,,在修路過程中,全村黨員群眾積極響應,,大力支持,,“老百姓們有錢的出錢,有力的出力,,施工所用的一些工具,、電纜、發(fā)電機啥的,,全都是村民免費提供的,,連工人的午飯都是村民自已親手做好,送到施工現場,。因為有了廣大村民的義務幫忙,,整個工程節(jié)省了七八萬元。”蔡新建說,。
靳新改是小陳村一位普通村民,,今年已經55歲了,這條新修的環(huán)村路正好從她家門前經過。在道路施工期間,,近20名工人一星期的午飯都是在她家解決的,,她笑著說:“俺村的干部們以身作則,都是義務參加勞動,,這點兒鄉(xiāng)親們心里都有數,,也特別感動。支部書記腳疼得那樣,,還一瘸一拐地每天準時到現場,,他們?yōu)榈氖巧叮窟€不是為了咱老百姓,。所以,,大伙兒出錢出力,心里也高興,!”像靳新改一樣參加義務勞動的人還有很多,,每到飯點兒,周邊的嬸子大娘們都自發(fā)前來幫忙做飯,,收拾,。“歲數大了重體力活兒干不動,做飯還是沒問題,,看大伙兒那么辛苦,,我們就只能在飯菜上多花點兒心思,烙大餅,、包餃子的編著花樣做,,讓鄉(xiāng)親們吃飽、吃好,、干好,。”經常幫忙做飯的趙大娘樂呵呵地說。
蔡新建說:“這條環(huán)村路不僅能極大地改善村里的道路交通狀況,,方便村民出行,還將促進村里的農業(yè)發(fā)展,,為加快新農村建設起到積極推進作用,。”
近年來,大辛莊鎮(zhèn)齊堡社區(qū)“兩委”干部團結帶領廣大群眾,,依靠苗木花卉產業(yè)走上了富裕路,。為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,提升農民的幸福指數,,該社區(qū)利用唐河南岸沙荒地建設旅游生態(tài)園,。項目總投資300萬元,將興建垂釣園、荷花園和游泳池三部分,,全部工程預計明年3月竣工,。圖為施工中的垂釣園。記者杜憲通訊員張玉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