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位于西南腹地,一個位于冀中平原,貴陽與雄安,,兩座城一南一北,,相距2000余公里,一對夫妻卻將遙不可及的兩地連接在一起,。
時光回撥到2020年5月,辭掉工作、賣了房子,、說服父母,雷捷緊跟妻子黃思思的腳步,,決心到雄安闖蕩,。究竟為啥?交流中,,答案慢慢浮現(xiàn),。
2011年,雷捷從北京交通大學(xué)畢業(yè)后,,回到貴陽老家,,進入當?shù)仉娋W(wǎng)公司,工作穩(wěn)定,、收入可觀,。妻子與他同鄉(xiāng),孩子老人也都在本地,,一家人生活平靜而溫馨,。
雷捷2020年開車到達雄安與家人合影。雷捷供圖
改變始于兩人的一個決定,。
“其實,,從一開始我們就想好一塊走,沒想過誰前誰后,。”2019年11月,,黃思思最先離開熟悉的家鄉(xiāng),進入雄安集團戰(zhàn)略發(fā)展部工作,。
“當初的想法很簡單,,就是想試一試,因為很少有一個城市讓你從零開始見證,但雄安恰好提供了機會,。”黃思思直言,,突然奔赴千里之外,父母雖心有不舍,,但嘴上還是說支持,。
在黃思思看來,在其他地方工作生活,,每個人可能只是渺小的個體,,城市與自己沒有很大的直接聯(lián)系,但雄安卻不同,。“我不僅是見證者,,也是參與者,心里真的很自豪,。”
“當時父母和不到2歲的孩子還在貴陽,,我們每天都會手機視頻通話。”雷捷感嘆,,那時每個月都要回貴陽看孩子,,很是折騰。“于是,,我們倆商議,,干脆把孩子和老人也接了過來!”
半年后,,丈夫雷捷也選擇一路北上,,進入雄安城市規(guī)劃設(shè)計研究院,從事市政設(shè)計工作,,最終與妻子在雄安團聚,。
“雄安是未來之城,與傳統(tǒng)城市的規(guī)劃設(shè)計理念不一樣,,是自己大展身手的‘試驗田’,。”雷捷回憶,自己開車兩千多公里,,把貴陽老家的鍋碗瓢盆都搬過來了,。
雷捷與妻子在家商量給新出生的二寶買嬰兒車。李征攝
今年,,是黃思思來雄安的第6個年頭,,容東片區(qū)最初的建筑工地,已變成高樓林立,。租房4年多后,,2023年初,,雷捷夫婦在華望城買了房,在新區(qū)安了家,。
一人帶動一家,,一個小家,撬動仨家,。黃思思說,自從孩子來雄安后,,兩個家庭的老人也輪流陪伴著他們,。“現(xiàn)在雄安的生態(tài)和生活環(huán)境,遠比在老家舒適得多,!”
令夫妻倆欣喜的是,,老人也很快將自己嵌到雄安生活的狀態(tài)里。“小區(qū)周邊就是綠地和公園,,15分鐘生活圈很方便,,每天散步遛彎,輕松休閑,。”雷捷笑著說,。
“從我個人在這里工作生活,再到把家搬過來,,我覺得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座城市與我有關(guān),。”黃思思認為,個人價值和這座未來之城始終是同頻共振,。
雷捷也有同感,。“對于規(guī)劃設(shè)計來說,雄安這個平臺很廣闊,,我們經(jīng)常接觸全國一流的建設(shè)團隊和優(yōu)秀企業(yè),,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奮斗足跡,值得,!”他自豪地說,。
雄安的每一天都是新的。如今,, 6周歲的大女兒在距家不到500米的學(xué)校讀書,,二寶出生尚不足百天,夫妻倆家里家外忙個不停,,一家四口其樂融融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