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城網(wǎng)·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藝萌 閆思宇 韓建強
從1.7米到170.1米,完成兩個數(shù)字的跨越,,馬萬水僅僅用了9年,,可完成人生的“掘進”,他足足用了一輩子,。
馬萬水,,河北深州人,在新中國的礦業(yè)開發(fā)歷程中,,這個名字,,可以當之無愧用“響亮”來形容。
1949年,,26歲的馬萬水來到河北龍煙鐵礦掘進五組當工人,。彼時的龍煙鐵礦,歷經(jīng)戰(zhàn)火,,破敗不堪,。30號石巷的石英巖層堅硬無比,,工人們苦干一個月,僅僅掘進了1.7米,。
馬萬水看著大伙一起干活效率低下,,立馬倡議:“咱分班賽著干,看誰更厲害,!”在馬萬水的提議下,,五組成了全礦首個分班干活、首個開展愛國紅旗競賽的小組,。
龐家堡龍煙鐵礦1080平峒,,俗稱“北口”,。圖片由馬萬水紀念館提供
當時的工作條件極為艱苦,礦山廢墟中,,馬萬水帶著工友們找來生銹的鋼釬,、錘頭,砍幾根樹干做錘把,,就開始了生產(chǎn),。他憑借在煤礦練就的本事,一氣能打450錘不換手,,還親自給工友們示范把釬技巧,。沒有通風設備,放炮后的炮煙久久不散,,馬萬水急得大喊:“大伙別等了,,脫下衣服,一起往外扇炮煙,!”炮煙剛散一點,,他們就迫不及待地返回掌子面打眼。
巷道延伸,,淋頭水襲來,,工友們的棉衣、鞋襪全濕透了,。馬萬水心疼不已,,跑去伙房借了三條麻袋當“雨衣”,又從山上拔來蒿草,,讓大家墊在鞋里當“土膠鞋”,,自己卻什么防護都沒有,站在淋頭水最大的地方堅持干活。
1950年3月,,五組獲得集體獎勵,,馬萬水被評為龍煙鋼鐵總廠一等功臣。當年6月,,五組以手工操作月進石英巖巷道23.7米的速度,,首創(chuàng)黑色金屬礦山掘進全國紀錄!那一年,,馬萬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,,掘進五組被龍煙鐵礦正式命名為“馬萬水小組”。
“馬萬水小組”工人使用鑿巖機施工作業(yè)場面,。圖片由馬萬水紀念館提供
掘進,掘進,!馬萬水和他的小組不斷挑戰(zhàn)極限,。
1954年,他們承擔開鑿龐家堡礦第一平硐的任務,。當時國內(nèi)普遍采用兩次掘進法,,馬萬水反復琢磨后,大膽提出:“咱試試平巷掘進一次推進法,,說不定能行!”這一創(chuàng)新大大提高了平峒掘進速度,。在研究爆破效果時,,他利用巖石的節(jié)理、層理和裂隙,,創(chuàng)造出“中間楔形掏槽法”“旁楔形掏槽法”“稀眼深孔作業(yè)法”等十多種不同的“掏槽法”,。
在艱難的開拓路上,馬萬水帶領(lǐng)組員們一路掘進,。1951年,,他們創(chuàng)出月進51米的全國掘進新紀錄;1955年,,月進128.5米,;1957年,兩次達到月進150.1米和170.1米,;1958年,,更是多次刷新高峰!
1961年8月12日,,年僅38歲的馬萬水因癌癥離世,。在生命的最后時刻,他依然牽掛著礦山,對工友們叮囑:“要永遠爭先進,,把黨給咱們的紅旗保?。?rdquo;
馬萬水小組工人施工作業(yè)場面,。圖片由馬萬水紀念館提供
馬萬水雖然走了,但他留下的“馬萬水小組”不斷發(fā)展壯大,。
小組剛成立時只有18人,,后來增加到100多人,先后進行了數(shù)百項工藝技術(shù)革新,,多次創(chuàng)造全國黑色金屬礦山的掘進最高紀錄,。1965年,“馬萬水小組”擴建為馬萬水工程隊,;1972年,,成建制調(diào)入邯鄲華北冶金建設公司;1999年,,擴建為馬萬水分公司,。他們傳承著馬萬水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、勇于拼搏的精神,,連續(xù)20次創(chuàng)造全國黑色金屬礦山掘進新紀錄,,被冶金部命名為“開發(fā)礦業(yè)的英雄掘進隊”。
馬萬水,,這位第一代全國勞動模范,,用短暫卻璀璨的一生,在礦山上鑄就了不朽的功勛,。他的精神,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奮勇前行,成為新中國奮斗歷程中,,一座永恒的精神豐碑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