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就聽說邢臺縣有個叫李大明的收藏奇石,,我心儀已久,。終于在一個秋風初涼的日子成行,,去探幽攬勝,。
從邢臺市沿邢昔公路西行約15公里,,我們來到邢臺縣郭村,,這個據(jù)說是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故里的地方,。
路南一間不起眼的臨街門面,。門口矗立著兩塊奇石:東石狀似蟾蜍,,直立欲躍,;西石狀似金龜,靜臥入眠,。
巨型龜石高1米,,長2米,寬1.5米,,重2噸,。如此天然巨龜,,在京津冀奇石界實屬少見。
咫尺之遙的邢昔公路,,汽車呼嘯而過,。飛塵撲面,巨龜亦是灰頭土臉,。
在奇石收藏界浸洇多年的高先生連連驚嘆,,招呼道:“給老龜洗洗臉。”巨龜?shù)闹魅?、李大明的兒子李永剛進屋拎了一大瓶水出來,,激水其上。那巨龜立馬從沉沉睡夢中醒來,。
精神抖擻,水潤石清,。
這塊巨龜石,,屬于薔薇輝石。2009年10月,,李大明在邢臺西部山區(qū)找礦,,忽然在河水中發(fā)現(xiàn)一塊粉紅色、特別潤亮的石頭,,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,。他欣喜若狂,不顧已是深秋時節(jié),,脫下鞋便跳進水里,,挖出這塊粉翠石。他把石頭舉起來,,朝著陽光仔細端詳:粉翠石面若桃花,,光滑細膩,光艷照人,。李大明愛不釋手,,把玩不已。他說,,這塊粉翠石若雕刻成酒樽,,當為稀世珍品。如今,,這塊粉翠石已成了李大明的鎮(zhèn)宅之寶,。
2011年5月,在同一條河道,,李大明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塊形似龜背的石頭,。就開始挖,,越挖越大,越挖越深,。他雇了幾個民工,,挖了四五天,整個巨龜石才露出真面目,。這么大的天然龜型粉翠石,,是李大明平生見所未見,聞所未聞的,。
巨龜石得遇李大明,,是對李大明探尋奇石三十五年的回報。
1955年出生于邢臺縣皇寺鎮(zhèn)蘇村的李大明,,一生與石頭結下不解之緣,。年輕時他在縣礦業(yè)公司工作,經(jīng)常在邢臺,、內(nèi)丘和臨城縣山區(qū)勘查找礦,,走遍了邢臺西部山區(qū)的山山水水、溝溝坎坎,。工作之余,,李大明便開始收藏奇石。從1976年至今,,他收藏了大大小小的石頭有3000余件,。在蘇村李大明的舊宅,我們看到有粉翠石,、雪浪石,、類太湖石,盆景石,、板巖畫面石,、文字石、竹葉石,、芙蓉石等等,,琳瑯滿目,蔚為大觀,。
李大明說,,這些奇石在太行山分布很廣。目前,,山東和保定曲陽從邢臺西部采走好多奇石,,運回去后進行深加工,刻字、拋光等,,然后推向全國,,形成了一個產(chǎn)業(yè)。咱邢臺人從山東買回的奇石好多都出自太行山,。他咂著嘴說,。他到曲陽考察了兩次,方圓三十公里全是石材加工地,,僅一個陽平鎮(zhèn)加工“乾坤球”的小廠,,年銷售額就在數(shù)百萬元,真是造富一方呀,。我就建議他也辦一個奇石加工廠,。他無奈地搖一下頭:機械、電力,、深加工場地等投資甚大,,他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邢臺是雪浪石的主產(chǎn)地之一,。李大明說他個人最喜歡雪浪石,。其外觀雄渾,圖案豐富,。如雪者,雪飛浪涌,,飛濤走雪,;似浪者,波濤洶涌,,氣勢磅礴,;如云者,云卷云舒,,縹緲奇幻,;似水者,飛瀑流瀉,,水聲滔滔,。有山川走獸,世間物象及抽象禪石,。黑白分明,,對比強烈,具有北方地域粗獷豪放的顯著特征,。
我想,,這正與李大明這個北方漢子的秉性相符。
我忽然想起,雪浪石是九百年前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命名的一個太行石種,。宋哲宗元佑八年(公元1093年),,蘇東坡貶知定州。一日在中山后圃(今定州中學院內(nèi))偶得一石,,黑質白脈,,中涵水紋,展現(xiàn)出一幅若隱若現(xiàn)的山水畫卷,,猶如石間奔流,、百泉涓涌、浪花飛濺之態(tài),,遂名“雪浪石”,。蘇東坡在被貶之際,揮毫疾書:“……畫師爭摹雪浪石,,天工不見雷斧痕,。離堆四面繞江水,坐無蜀士誰與論,?老翁兒戲作飛雨,,把酒坐看珠跳盆。此身自幻孰非夢,,故國山水聊心存,。”
以石寓志、以石言情,,豈獨蘇東坡乎,?與奇石有緣之人皆可也。